008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008书屋 > 阉党 > 西厂风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过是非

西厂风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过是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勇士营的光辉岁月是在永乐年间,成祖死在北征蒙古的路上后。勇士营便淡出了世人眼光。仁宣时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作为,最近一次出彩表现是十几年前“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可是等事情平息之后,他们又被扔进了角落里,无人问津。直到汪直迹后,勇士营才焕第三次光辉。

汪直这人,胡义坚定认为其绝对不是一个如史书上所说的坏人,至少不是那种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操着一口娘娘腔,透射出阴冷目光。动不动就要害你一下的大内公公。在他眼里,此人绝对要比后世的偶像小生们要男人,而且很男人,敢死队中的李连杰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人家敢单枪匹马跟十来个蒙古大汉真刀真枪的对拼,而且绝不退缩,直到亲兵赶来救驾,试问一般人能做到吗?

客观的讲。汪直对明王朝是有巨大贡献的,在他迹的那几年。可以说是明王朝的有功之臣。困扰明朝最大的麻烦的就是西北边关,而正是汪直在迹的几年,将明朝因为英宗朱祁镇的错误导致国土防御的漏洞直接或间接的堵上,虽然他的努力在其失势之后又被迅破坏,但绝不能因此就将一笔勾掉,历史就是历史。不容任何人出于任何目的篡改。

国土防御,这貌似是个很复杂的军事概念,其实很简单。

你家外面有强盗,得时方提防着他们来抢你,要么带人出去打他们,要么修院筑墙。布丁设防。英宗朱祁镇的太爷爷永乐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见不得那帮强盗老盯着自家看,于是成天带兵出去砍人,敌人被他砍得实在怕了。惹不起就躲吧,于是大明的边关安静了几十年。英宗的爷爷仁宗。还有爸爸宣宗。虽然不爱惹事,但院墙修得很好,三步一岗五步一楼的,颇有点委员长五攻苏区大打碉堡战的味道,他们这般搞法,强盗自然打不进来,所以大明的疆土能维持住。

而英宗朱祁镇在天顺朝干的事情胡义想起来就冒火,他干什么了?拆墙!

所谓拆墙,就是步步退缩。永乐朝时,蒙古人被明朝追的到处跑。仁宣朝时,蒙古人虽然时常在院墙边上晃,却总也进不来了。而到了英宗这一辈,牛逼哄哄的御驾亲征,结果被人家给敲了一记闷棍。打人是彻底没胆了,连带着院墙也塌了,蒙古人能时常进大明的院子来溜达两圈,要是运气不好,还能往窗户里扔几块石头。怨谁?怨他自己!英宗亲征的出点是好的。可是打仗不是儿戏,你总不能一时起意,就勿,“:与军队古即出,连粮草都不给准备!更叫人可与乱”心不给准备粮草就算了,可好歹也要派先锋开路,找好水源选好宿营地吧,结果英宗是什么都不干,结果大军因为口渴找水喝,被人家埋伏了,惨败。真正的惨败,三十多万军队被几千蒙古人撵着跑,皇帝还被人家俘了。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英宗的人品胡义还是赞赏的。他还有他的儿子以及孙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三皇帝。且都有血缘。算是一门痴心汉,英宗和瞎眼钱皇后的故事还是让他深为感动的。但在土木堡这件事情上。胡义却是不愿意原谅这个,糊涂皇帝。因为从那以后。北方蒙古的瓦刺和救鞋部落日益南扩,在相互间进行内战的同时。逐步蚕食明朝长城以北的各个军镇卫所,明朝的外围缓冲地带,尽成了人家的牧场。尽管整个,天顺朝,大的军事冲突并没有生多少,可战略要地相继丢失,动手不动手的主动权,已经转到人家的手里。

明朝的北部边境,仿佛一个,裸露出来的胸膛,就等着人家来打了。在这个,过程里,除了杀于谦外,英宗还做了几件事,直接造成了边境防卫局势的恶化。先是罢免了原大同总兵郭登。郭登这个人,是明朝开国元勋郭英的后人。论打仗,一个字一牛!土木堡之变时,以副将的身份守大同,在主将被杀人心惶惶的不利局面下,硬是激励了全城士气,为大明守住了这个,重镇,后来的沙窝一战,他以八百骑兵夜袭瓦刺。大破瓦刺三千精骑,粉碎了所谓瓦刺野战无敌的神话,打出了大明的国威军威。身为武将。他人品也很好,爱抚士卒。体恤百姓,为官清廉,在他的打造下,大同重镇成为了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样一个将才。主子爱护还来不及呢。如何落了个罢免的下场呢?

说到底还是朱祁镇自己小心眼,当初他被瓦刺抓了俘虏,瓦刺想拿他做人质逼迫大明边关守将开城门,大军压到了大同城外,郭登是个明白人。不管瓦刺人怎么威逼利诱。死活就是不开城门。

朱祁镇在城外流着眼泪哭求,郭登当着朱祁镇的面又是悔罪又是问候,却还是咬紧牙关不松口乙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不让瓦刺破城么?瓦刺败退走了,可郭登与朱祁镇的这段梁子算结下了。后来朱祁镇复了位,郭登也被贬到了甘肃,按说秋后算账不稀奇,可朱祁镇的诏书写的实在可气:大同总兵郭登屡拒联于城外。欺君之罪不可不妇

郭登当初不开城门为啥?还不是为了保你家的江山么?保家卫国倒成了罪过。这是什么歪理?杀了于谦,罢了郭登,天顺朝执掌军权的换成了石亨之流。这以后,军备败坏。吃空额贪军饷,原本刚刚有所振作的明军又腐化下来了。而这一切,日积月累,并不因那些小人的事败而改变。但朱祁镇还干了另一件错事。与这个错事相比,所谓自坏长城,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 心万

天顺五年,教鞠孛来部多次侵扰明朝西北地区,入寇永昌,甘州,久疏战阵的明朝边兵被打得大溃。还好凉州都督毛忠是个英雄,率部与勒靶人在凉州血战,经过一天一夜的搏杀。蒙古人终于不支败退。明朝取得了大胜仗,这以后,孛来部多次遣使求和,恳求入贡。到十月,朱祁镇终于批准了教勤的请求,一场边境危机,貌似是化解了。打了胜仗,敌人求和,按说都算好事吧?可别急,朱祁镇就能把好事变成坏事。

原来,教鞠的入贡请求里。藏着一个花招:请由陕西兰县入关。啥意思?原先蒙古部落入贡,都是经大同进京城,大同是明朝的边防重镇,守卫森严,兰县是啥地方?朱祁镇想也没想,入贡就入贡吧。从哪走还不一样?答应了。这一答应。就坏事了。

兰县这地方,是明朝边境防御的薄弱环节。鞋鞠入贡?每次都呼啦啦来成千上百号人,沿途连抢带拿,当地百姓涂炭无数。然后人家再到京城大大方方的和你做买卖,每回下来,收益比从前打劫划算得多呢!上当了吧。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呢。

兰县这地方。是入河套草原的必经之路。河套这个地方大家相当熟悉了。水草丰美,物产丰富,又是战略要地,后世还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可谓是宝地中的宝地。当年汉武帝也好。李世民也罢,兴兵无数,就是为了夺下它来。到了明朝,这里成了明朝的领土,也是防卫蒙古进攻的要冲。可蒙古人,始终对此不甘心。于是。蒙古使团穿过河套,经兰县入贡,然后返回河套平原,接着就不走了。后来。盘跪在这里的蒙古人越来越多,在那里放马。牧羊,日子过得悠哉悠哉。每到中原地区秋收的时候。就成群结队出去抢。原先人家来抢,还要不远万里的折腾。这下可好,中原的大好河山就在眼皮底下,几步路的事。越抢越肥,越肥越抢。等明朝意识到麻烦的时候,海巅人已经在沙家涣扎根了。赶都赶不走,防也防不住乙大明的北部边境,从此长久承受胡骑肆虐之苦,这就是困扰明朝上百年的套患问题。究其根源。正是朱祁镇埋下的祸患。

尽管终天顺一朝,蒙古部落因为内战缘故,与明朝大规模军事冲突并未生,可大明边防,越的有边无防了杀良将,坏长城,缩防御,甚至连胜仗都变出了百年之患,英宗朱祁镇,用一句太有才了形容最是恰当不过。好吧,当皇帝的把自家篱笆给拆了,继任的儿子又不给堵上。于是汪直同志出马了。说到汪直修边墙,讨蒙古,为大明堵漏洞。还不能不说一个,人,此人便是王越,可以这么说,汪直的功劳中有百分之六十是王越替他做的,这两个人算是一对黄金搭档。。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心涵饥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